所以如此来看的话◆★■◆★■,“网红店铺”这一头衔在源头上所对应的,应该是2013年经过北京电视台报道后走红的、由鲍才胜创立的■★★★◆◆“鲍师傅糕点”。
耿直哥进一步查询围绕这家■★◆■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”的相关报道发现,■★★■◆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”之所以如此◆■★◆★“理直气壮”,是因为这家公司宣称他们是从一个名叫★◆★■“鲍海兵★★”的浙江人那里获得了“鲍师傅★★”这个品牌,所以他们表示自己也是一个正经的“鲍师傅★◆■◆■”品牌。
这次被湖北媒体曝光花钱雇人排队★■,之后公司总部又出面道歉的,便是这家公司的“鲍师傅”凯发k8娱乐欢迎您,而并非鲍才胜的◆◆★◆◆■“鲍师傅糕点”。
正所谓“人红是非多”。根据《北京商报》■■■◆、《中国消费者报》、《新京报》等多家媒体的报道◆★■,由于我国法律在品牌保护方面的欠缺和漏洞,鲍才胜的■★■◆“鲍师傅糕点★◆”走红后,毫不意外地也遭到了严重的侵权行为◆◆◆。
而“鲍海兵”自2017年又开始注册的“台粥包子”和★■■“今粥包子★★★■◆”等四个商标★★★,则都没有通过工商总局的审核。
近日,在网上很有名气,甚至有“网红店铺”之称的糕点铺“鲍师傅★★◆◆★”,突然成为全国媒体在网上抨击的对象。
而耿直哥结合国家工商总局上检索到的信息,和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■★★■◆★”的官网上给出的信息,可以认定确实有一个来自浙江温岭市的◆◆■◆■“鲍海兵■★”在2015年9月15日申请注册了“鲍师傅”这个第1789060号商标,并在2年后把这个商标给了★★◆◆■◆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”■◆★。然而,这个商标的商品/服务范畴却并不是糕点,而是饮料/啤酒等范畴。
之后,通过这期节目的介绍下★◆★◆, 鲍才胜的“鲍师傅糕点”开始在北京乃至全国走红。《中国消费者报》就介绍说,2013年后★◆■■◆,鲍才胜在扩展北京业务的同时◆★■◆★,又在天津和上海开了店,其中在2017年的时候◆■◆■★,他在上海的一家店铺因出现了排队规模过于■★◆■“壮大”的场景,又令这家店在网上爆红了一次。
更有意思的是★◆★◆,耿直哥在工商总局上的商标注册信息中还检索了“鲍海兵”其他的商标注册信息★◆◆,发现这个鲍海兵从2003年到2013年申请注册的一批商标均是服装或出口等领域,比如下图这个申请于2013年■★★,并于2015年获得的“赢鑫福”商标。
同时,除了◆■★★◆★“鲍师傅”,这家公司还申请注册了许多与其他知名餐饮品牌很相似的商标★◆■,比如“金拱门”、“原麦丰秋”、“先豆仙■■◆★◆★”等与“麦当劳”■■■■◆★、“原麦山丘”、■■★◆“鲜芋仙”很近似的商标名称,甚至该公司还一度要注册网络电视剧“花间提壶方大廚★◆★★★”的商标★■,但被驳回……
《中国消费者报》今年3月12日的一篇报道就写道:玩文字游戏的店铺比比皆是,在北京三里屯SOHO就有■★◆■◆★“金典鲍师傅◆■”◆★★◆■■,该店将“金典■◆■”缩小字体◆◆■◆■★,★★■◆“鲍师傅”三个字位于牌匾中央,此外“鲍大师傅”、★★★“精品鲍师傅”等各类■◆★★“鲍师傅★★■★■”遍地开花,一些商场也本着◆★★■◆“开门迎客★◆■■◆”的精神鼓励店铺入驻。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《中国消费者报》则在他们今年3月的报道中对这一现象流露出了一种无奈之情。
这篇“软文■◆◆★★■”还宣称:后来由于“真假鲍师傅◆◆”的质疑◆■★★★,★★“鲍海兵■◆■■◆”就辞职去追求“新的人生意义”去了,把生意都给了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”……
而今天被湖北媒体曝光★★■◆,并引起全国媒体围攻的那家■■◆“鲍师傅”糕点店,虽然也在这一轮的报道中被媒体打上了“网红店铺◆■★★★”的标签,但其却并不是鲍才胜这家于2013年走红的“鲍师傅糕点”,而是另一个企业……
但我们报道中提到的◆◆,以及之前多家正规媒体也都挖掘出的关于■■◆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”种种诡异的商标注册套路,耿直哥也希望相关部门和舆论多多关注并进一步展开调查■◆★★◆,特别是别再在媒体的报道中弄错当事人◆■★★,因为这等于在给别有用心者变相打广告了。
只不过,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■★◆★◆”并不认为自己侵权■■★◆★,斥责鲍才胜是“污蔑对手■★■■,搞垄断行业★★★★◆◆”——甚至于在这次媒体曝光的花钱雇人排队的事件中,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”还借这次曝光专门在他们的微博账号上发帖称自己才是“正宗品牌鲍师傅”◆◆,并宣称鲍才胜开★◆◆■★■“维权发布会”时给媒体记者的“车马费”是在◆★■“贿赂媒体抹黑自己”。
多家媒体早前的调查指出,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”所管理的“鲍师傅”店铺上的商标,是下图这个样子的。这个商标和鲍才胜店铺上朴素的“鲍师傅糕点”五个字最大不同,是多了一个由人像★■★、 ◆◆◆■■★“鲍师傅”三个字及其汉语拼音组成的商标。
原来,有湖北的媒体曝光说★◆★★■★,这家“网红店铺”居然是靠花钱雇人排队才营造出的火热销售场景。之后★■◆★,这家媒体的报道迅速被全国各地的媒体转发。这家“网红店铺”的总部也出面道了歉★◆■★◆,但表示一家店的行为不代表整个品牌。
但【诡异】的还不只这些!因为耿直哥还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库中发现了■◆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”更多“离奇”的注册记录■◆◆★。
(图中红框内的◆★“鲍师傅◆★■”三个字为2013年起走红网络的鲍才胜的“鲍师傅糕点”的商标■★◆。该商标是鲍才胜的妻子彭艳丽于2013年在工商总局申请注册的,之后转让给了夫妻俩的“北京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◆■★◆★”)
不过,相比起这些■★■◆★★“散兵游勇”★★,真正令鲍才胜头疼的◆■★,是一个打着“鲍师傅原创者★■★◆”旗号,并已经通过加盟店的方式在全国开了200多家店铺的品牌。
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还透露,由于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■★◆”打着■★◆“鲍师傅原创者◆★■★”的旗号在全国疯狂开店的行为,鲍才胜已经于去年12月起在北京、杭州、南京三地把对方告上了法院。
然而◆★■★★◆,耿直哥根据网友的线报却发现,目前遭到全国媒体斥责的这家名为“鲍师傅◆★■■”的糕点铺并不是从2013年在北京走红★■◆◆■,并在接下来几年被媒体一直冠以◆★■★■◆“网红店铺■★★◆■”【鲍师傅糕点】◆◆★★■★。
比如,这家公司在2017年3月27日的时候竟申请注册过“鲍才胜”这个商标,但最终被驳回◆◆★★◆。
这里,耿直哥还想请大家留意一下上图中★◆■“鲍师傅糕点”店铺上的商标和下图中这家店铺的包装袋,因为只有这个商标和这种写明了自己其他直营店地址的包装袋凯发k8娱乐欢迎您,才是鲍才胜的“鲍师傅糕点★◆”。
此外◆★■★■■,一篇来自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”的公关文还描述了那个叫★★◆“鲍海兵”的人是如何将“鲍师傅”的品牌转让给公司★■★。文章称,这★★■◆★“鲍海兵”最初是皮鞋批发生意的,后来又做了饭店餐饮,之后转学糕点后做成了“只有皇上才能吃到的美味糕点■■”,然后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■★◆”就很巧合地吃到了他的糕点■★◆◆★,然后双方就决定成立★■◆■◆“鲍师傅”这个品牌。
另外,在工商局的注册方面★★★★■■,鲍才胜的“鲍师傅糕点”也是很简单的★◆“鲍师傅”三个字,而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■★★”的“鲍师傅◆★”商标则是由人像、鲍师傅三个汉字及汉语拼音组成。
最后,鉴于目前鲍才胜和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”的官司还在继续,耿直哥将静待法院做出公正的判决。
不仅如此,耿直哥还查询发现,在2013年“鲍师傅糕点”走红后的几年里★■■■,许多国内正规媒体每次在报道这个品牌时,采访的也都是鲍才胜和他的“鲍师傅糕点”★■◆。
而耿直哥前面给大家澄清过的鲍才胜和他的正牌★★★■■“网红”“鲍师傅糕点”,根据《中国消费者报》今年3月报道,目前在全国只有25家店■★,其中北京占14家,并且全部都是直营店而非加盟店,因为后者的品质无法控制。
根据《北京商报》的报道■■★★◆,这家同样名叫“鲍师傅”的品牌,是一个名叫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★■◆”的企业负责的■■◆★◆。该公司通过打着“鲍师傅原创者”的旗号■★★,正在全国快速发展加盟店,数量已有200多家。
耿直哥查询过往媒体的报道发现,“鲍师傅糕点”这个品牌最早走红,源于北京电视台在2013年拍摄的一期美食节目,节目报道了一个位于北京雍和宫的“鲍师傅糕点”店,并采访了早在2004年就从江西来到北京做糕点的创始人鲍才胜◆★■★。
(图为2015年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◆★◆★★”在工商总局申请注册的“鲍师傅”商标)
该报写道:当前■◆◆◆■★,类似涉嫌商标侵权问题已经屡见不鲜。被山寨的店铺不仅仅是鲍师傅,广为人知的网红店■★◆■◆、坚持直营的喜茶也一度成为别有用心者的目标。雷同的店面logo、包装袋及产品,让消费者们一度摸不着头脑,面对山寨店铺庞大的阵容★■,不少消费者也只能吃个哑巴亏■◆◆★★。
这一情况似乎与■★■◆■◆“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◆★◆◆■”的软文中提到的“鲍海兵”的“糕点传奇经历”有些不符。另外,耿直哥还在搜索引擎上以2012年-2016年为范围搜索了“鲍海兵”和“糕点”这个组合关键词,但无法找到相关内容。而这个时间段里所有关于★■◆“鲍师傅◆◆◆■★”的搜索内容,哪怕挂上“鲍海兵”的名字,指向的也都是鲍才胜和他开设在北京雍和宫等地的★■★★“鲍师傅糕点”。
(图为自2013年起走红网络的鲍才胜的“鲍师傅糕点”店铺在北京雍和宫和上海的店面)